6月5日,汽车界两大央企巨头的重组曝出“猛料”,不过重组的走向和最初业界盛传的模式并不一致。
\n长安汽车公告显示,公司接到兵器装备集团通知,兵器装备集团收到国务院国资委通知,经批准,对兵器装备集团实施分立,其汽车业务分立为一家独立中央企业,由国资委履行出资人职责,国务院国资委按程序将分立后的兵器装备集团股权作为出资注入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n公告还表示,公司间接控股股东将变更为汽车业务分立的中央企业,实际控制人未发生变化。
\n东风股份公告也显示,本公司接到间接控股股东东风公司通知,东风公司暂不涉及相关资产和业务重组。本公司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不会受到影响。
\n这意味着,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的重组按下“停止键”,而长安汽车则成为一级央企核心。
\n新央企 长安汽车或成最大“赢家”
\n今年2月9日,长安汽车与东风汽车相继发布公告称,其间接股东正在筹划重组,由此引发了汽车行业关于两大汽车央企联合重组的猜想。
\n彼时,按业界盛传的模式,长安与东风这两大汽车央企的合并,成立一家新央企,将缔造一个年销量超500万辆的“巨无霸”。
\n随后,在此前召开的2024长安汽车业绩说明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首次明确,长安汽车与东风集团的战略重组方案已“基本完成”。
\n同时,朱华荣还用四个字回应了外界对重组的质疑:“心里有数。”
\n直到5月27日,朱华荣还在股东大会上信心满满地表示:“长安汽车和东风集团重组事项正在有序地推进中。”
\n6月5日,尘埃落定,战略转向。随着一系列公告的发布,原合并方案被搁置,转向长安独立“升级”、东风维持现状的差异化路径。
\n与此同时,东安动力、长城军工、湖南天雁、华强科技等兵装集团控股单位也发布公告,确认兵装集团分立汽车业务,相关公司都将纳入新的央企体系。
\n换言之,兵装集团剥离汽车业务,但这部分业务并不是按“原计划”与东风集团重组,而是将成立一家新的汽车一级央企。该新央企还是与一汽、东风同级别的那种。
\n从企业规模、品牌影响、技术创新等,长安汽车都有望成为新央企的“核心”,成为“最大的赢家”。
\n步步为营 长安将在“新汽车”领域快马加鞭
\n公告中,长安汽车明确,分立重组不会对长安汽车正常生产经营活动构成重大影响。
\n事实上,在此前召开的2024长安汽车业绩说明大会上,朱华荣就说:“此次重组,不会对长安汽车产生不利影响,只会有更多的、更有利的长安发展的因素,来推动长安汽车拥有更强的综合竞争力,来迎接历史发展的更大的机遇。”
\n过去的种种迹象,也表明了长安汽车敢说此硬话的底气。
\n在过去4个月,重组的消息,并没改变长安既定的品牌、技术及全球化战略,长安持续坚定推进包括“香格里拉”(新能源)、“北斗天枢”(智能化)、“海纳百川”(全球化)三大计划。泰国工厂、欧洲研发中心等项目照常落地。深蓝、阿维塔等品牌,也保持独立运营。
\n2023年11月,长安汽车泰国罗勇工厂奠基,建成年产10万辆的产能,后续将逐步拓展到年产20万辆。今年5月16日,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内,随着一辆右舵DPPEPAL S05缓缓驶出生产线开到聚光灯下,长安汽车全球第2859万辆新车正式下线,长安汽车罗勇工厂在泰国罗勇府正式投产。
\n近日,长安汽车宣布,5月销量224310辆,同比增长9%,新能源销量94828辆,同比增长70%,其中,长安启源5月销量36579辆,同比增长67%;深蓝汽车5月交付25521辆,同比增长78%;阿维塔5月销量12767辆,同比增长179%。
\n按其规划,长安汽车2025年奋斗目标为销量300万辆,同比增长11.8%。其中,新能源销量100万辆,同比增长36.1%;海外销量100万辆(保底70万辆),同比增长86.5%。到2030年,长安汽车总体销量力争达到500万辆,其中自主板块销量400万辆,数智新汽车销量300万辆,海外销量150万辆,成为世界一流汽车品牌。
\n此外,长安汽车将全面迭代三电核心技术,2025—2026年完成时代长安50GWh电芯产能投资建设,总计产能达到75GWh。2026年实现固态电池装车验证,2027年推进全固态电池逐步量产。未来十年,长安汽车还将在新汽车科技产业链投入超2000亿元,新增超1万人规模的科技创新团队,打造可进化的智能汽车机器人。预计2025年底,将完成飞行汽车试飞;到2028年,实现人形机器人生产下线。
\n在业界人士看来,长安汽车此次“跃升”,无疑是给上述目标注入了一针“加速剂”,长安汽车将在“新汽车”领域里愈加快马加鞭。
\n大本营 重庆加速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
\n分立决策的落地,作为长安汽车的“大本营”,重庆获益匪浅。
\n从2023年,重庆在“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中,将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放在首位;到2024年,提出打造“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之都”;再到今年全国两会,提出建设“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的全团建议……重庆正不断加码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
\n而过去一年,重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7.3%,其中汽车产业增加值增速达26.7%,对规上工业增长的贡献率为66.7%,拉动增长4.9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达95.32万辆,同比增长90.5%,大幅领先全国增长率近60个百分点。
\n对于重庆而言,长安汽车此次“升级”,一旦新总部定于重庆,重庆或将拥有一家2000亿元规模的一级央企。
\n同时,这也意味着,给长安汽车的合作伙伴吃上一颗“定心丸”,避免产业链外迁的同时,还能吸引更多核心零部件企业向重庆集聚,直接带动重庆汽车产业向价值链高端攀升。
\n重庆不仅要成为“汽车重镇”,更要成为“世界级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此次长安的独立,将是这一进程中的关键一步。
\n上游新闻记者 严薇